为做强食品产业链,全力打造200亿级食品产业集群,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力推进食品产业重大项目落地达产,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优惠政策,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定位企业涉税需求和风险点,开展“一对一”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近年来,该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休闲食品产业试点地区、河北省休闲食品产业名县等。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该县食品企业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改进生产工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县生产的果冻、海苔、燕麦片、糖果等休闲食品畅销全国。其中,果冻、海苔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7%和21%。
该县的食品企业中,有7个高新技术企业、4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9件。去年,定兴县食品产业年产值达126.5亿元,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共生共赢
近日,在河北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喜之郎”)的生产观光廊道,可以看到多条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流水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从配料工序到产品出库,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河北喜之郎是定兴县引进的个超亿元休闲食品项目。为了推动该项目落户定兴县,该县主要领导带队详细了解企业需求,想方设法提供解决方案。污水处理厂建好了,双回路供电实现了……2010年8月,河北喜之郎正式投产。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已拥有四大类近50条生产线,每天生产果冻、奶茶、海苔等产品逾16万箱。去年,河北喜之郎年产值达20.19亿元,纳税2.42亿元,成为该县的食品产业标杆。
随着河北喜之郎的到来,与之配套的海南椰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雅合纸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定兴县。
完备的配套上海供应链体系,既助推龙头企业加速成长,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了配套企业与核心主体的双向赋能。河北海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作为河北喜之郎的合作伙伴,除每年为其提供1.25亿只吸管和1.25亿个奶茶杯盖外,还为集群内的河北西麦食品有限公司、保定槐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麦片包装桶、面酱盒等,实现上下游共生共赢。
定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喜之郎集团在定兴县建厂后,桂林西麦集团、河北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定兴县。目前,该县已聚集食品及关联企业100余家,涉及休闲食品、营养食品、酿酒、饮料制造等多个细分行业,产业链条更完备、协同效能更强劲。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
“仅用5个工作日,我们就顺利办完了用地规划、施工许可、工程规划等审批手续,在定兴建生产基地真是选对了。”近日,在位于定兴金台经济开发区的河北首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为定兴县推出的“五全代办”服务点赞。
河北首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预计投产后年产蜜饯、杂粮等240万吨,年产值3.8亿元。“这是北京首粮集团在定兴县建设的生产基地项目。选择在定兴落地,除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外,营商环境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五全代办”服务即“全天候、全事项、全周期、全线上、全好评”代办服务,这是定兴县推出的一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让代办事项办理时间缩短40%。目前,该县已为60多家食品企业提供“五全代办”服务70余次,好评率。
近年来,定兴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定能快办”政务环境、“定享公平”市场环境、“定有法治”法治环境、“定守信用”信用环境、“定融易贷”金融环境,以吸引更多优质食品企业落户。
同时,深化“拿地即开工”等一批改革举措,做到资源要素“能保尽保”;创新推出“五全代办”“视频帮办”等服务,让企业少费工夫跑审批、多用时间跑市场;深化政银企合作,健全完善银企信息双向通报机制,支持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要扩能,项目要落地,存量土地和标准化厂房是刚需。定兴县不断优化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搭平台抓载体,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以喜之郎水晶乐园、槐茂百年酱香园、马大姐甜蜜王国、西麦健康驿站、五合窖酒香部落为主的休闲食品特色小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电商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定兴金台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能源上海供应、污水处理、5G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食品产业发展更优承载区。
目前,定兴县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食品产业项目储备丰富、建设进度有序,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徐华 梁洁)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